龙8long8,茶叶在宫廷:中国贡茶与茶文化遗产
栏目: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7-18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多爱茶,上至宫廷,下至普通民众。古代中国宫廷对饮茶与茶文化的喜爱,形成了绵延千年的贡茶制度,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遗产形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何谓贡茶?“贡”的词典字释为:“①进贡,(属国、臣下)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②进献的物品。③举荐人才。④夏代的租赋制度。⑤献出。⑥姓。”所以,贡茶即(属国、臣下)向君主或宫廷进贡茶礼。  茶叶属于土贡,也即土特产或方物。土贡种类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多爱茶,上至宫廷,下至普通民众。古代中国宫廷对饮茶与茶文化的喜爱,形成了绵延千年的贡茶制度,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遗产形成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何谓贡茶?“贡”的词典字释为:“①进贡,(属国、臣下)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②进献的物品。③举荐人才。④夏代的租赋制度。⑤献出。⑥姓。”所以,贡茶即(属国、臣下)向君主或宫廷进贡茶礼。

  茶叶属于土贡,也即土特产或方物。土贡种类主要有“定时限额”的常贡,及应皇室消费不时之需的杂贡。“任土作贡”是土贡的原则,按照 “物土贡者,各因其土所生之物而贡之”而进行。贡茶也因中国大江南北类型各异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习俗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茶品和制茶类型,并由此形成了绚丽多姿的茶文化遗产。

  茶叶除了作为土贡,也有作为地方官员、士绅或社会名流进奉(又称进献)的贡品。因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或针对宫廷当权者的喜好需要出发,又或是想展现本地还未被宫廷认识的优良的土特产或奇珍异宝,定期不定期地向宫廷进献贡品。

  2021年《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了《山东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一文,此文“研究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对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原始瓷碗中残留茶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证实为煮(泡)之后留下的茶渣。”该一号战国墓即是邾国国君夫人的墓葬。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诸侯国宫廷就已经享用茶叶了。但是关于大一统中国贡茶的确切文字记载就相对较晚了。

  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是最早提及茶作为贡品的地方志。该载巴子国时云:“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桑、蚕、麻、苎……茶、蜜……皆纳贡之……其属有濮、賨、苴……之蛮。”但这里提及的茶作为贡品究竟是发生在西周,还是东晋时期,存在较大争议,不过此文献也证明了至迟东晋,作为土贡的贡茶已是史实,晋朝时期贡茶除了在巴蜀被记录下来,安徽的贡茶也被记载到了《本草衍义》:“晋温峤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

  唐代饮茶之风隆兴,在茶圣陆羽对顾渚紫笋的品鉴和推崇下,湖州长兴的紫笋茶声誉鹊起,成为贡茶。“紫笋茶入贡,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也在此时,顾渚山修建了贡茶院,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而且由刺史主管。顾渚紫笋开启了为期605年的贡茶时光,直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革罢。唐代湖州刺史张文规和杜牧等都对紫笋茶修贡之事留下了相关诗篇。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云:“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龙8long8。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此诗作生动表现了唐朝宫廷对湖州紫笋贡茶的喜爱。1987年,山西扶风出土唐僖宗给法门寺的供养物,有一套用金银制成的茶器,包括了贮茶器、炙茶器、取量器、贮盐器、取水器、点茶器、卫生用具和茶点容器,可见唐朝宫廷对饮茶与茶道的重视。

  唐代的贡茶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总计16个郡要进奉贡茶,如淮南道的寿州寿春郡,江南道的常州晋陵郡等,遍及湖北、四川、江苏、浙江、福州等十多个省份。

  饮茶之风盛于宋,“茶会”“茶宴”“斗茶”于宋时盛行。帝王宋徽宗嗜茶,把宋代茶道与茶文化推向了新境界。因此,宋代贡茶较唐代又更加发展,增设了规模更大的福建建安“建茶”官焙。

  身为宋真宗时期福建转运使的丁渭由于监制建安北苑贡茶,进献了40饼大龙凤团茶,深合圣意,升为“参政”,封“晋国公”。龙凤团茶也由此成为皇家专用茶,后来的仁宗朝福建转运使蔡襄又改制出小龙团。蔡襄在其《造茶》诗旁有注云:“其年改造新茶十斤,尤极精好,被旨号为上品龙茶,仍岁贡之。”可见新改制的茶经宫廷鉴辨为上品,仍作为贡茶。

  神宗朝又出现了“密云龙”贡茶,哲宗朝又创制出“瑞云翔龙”。徽宗朝因皇帝对茶的极致喜爱,又有了更多创新设计的新品,如“御苑玉芽”“万寿龙芽”“龙团胜雪”等贡茶品类。可见贡茶对于中国地方制茶技艺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

  贡茶由贡焙制造。北宋时期的宋子安撰《东溪试茶录》,记载了当时建安有官焙32所。除了建安北苑贡茶,在江西、四川、江苏等地都有御茶园。

  一流文人的宋徽宗赵佶既深入研究茶学理论,对茶叶品鉴也是行家,还精于茶艺。徽宗爱茶,就为茶著书立说。在其著述《大观茶论》中提到当时的岁贡龙团凤饼是名冠天下,整个社会的“荐绅之士,布韦之流”都在“从事茗饮”。对于如何品鉴茶叶,徽宗主要从肤理色泽层面对茶之范度进行鉴辨,“要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则凝然,碾之则铿然,可验其为精品。”徽宗极为推崇“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的白茶,如能制造精微,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对于碾茶的工具,徽宗认为罗碾“以银为上,熟铁次之”。使用的茶盏“色贵青黑”。而且“底必差深而微宽”,因为“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茶盏的投茶量和茶盏的温度徽宗也进行了研究,和茶盏匹配的投茶量以及茶盏须温热都是点茶必须考虑的。好茶汤离不开好水,徽宗讲古人推崇的中泠和惠山之水遥远不易常得,用“清轻甘洁”的山泉和井水即可,江河之水因“鱼鳖之腥”和“泥泞之污”,虽轻甘也不可用。至于茶味,徽宗则提出符合“甘香重滑”就俱全了。他在《大观茶论》中描述符合这一标准的“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述天下之士在盛世把品茶饮茶作为“闲暇修索之玩”,“可谓盛世之清尚也”。中国茶盛于宋,从中国宫廷对饮茶之风的引导可见一斑。

  元朝继续保留了宋遗留下来的御茶园以及官焙。明朝初期,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一二记载,贡茶仍以“建宁茶品为上”。但因建宁贡茶必须经碾、揉和压等繁重工序,洪武二十四年,“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采茶芽以进。”朱元璋爱建宁贡茶,于是也兼及爱惜采制贡茶的民力。

  清代的宫廷由于康熙帝和乾隆帝均嗜茶,贡茶的品类中出现了来自更多茶区的贡茶,边疆云南的普洱茶在此时也跃升为贡茶,开启了它光辉的篇章。

  乾隆皇帝深爱云南普洱贡茶,他还在当皇子时也即雍正朝时曾作诗《烹雪用前韵》,该诗云:“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这首诗乾隆皇帝对云南普洱茶大加赞赏。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云南督抚的官茶入贡起始时间的下限探究已非常明确,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即“至迟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普洱茶已被列为贡品”。主要依据是有文字和档案可查的官方文稿《禁压买官茶告谕》和清宫《内务府奏销档》的记载,时间均为雍正十二年。

  元代贡茶仍主要以蒸青团饼茶为主龙8long8,明代废团改散贡芽茶后,炒青技术蓬勃发展,衍生出形态各异的炒青绿茶。清朝贡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贡茶制作工艺更加精良,且兼有了炒青、烘青和晒青等品类,还创制出了乌龙茶、红茶、黑茶和花茶等众多茶类的贡茶。

  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文化。祭祀的贡品,不仅有牺牲等动物类,还有珍贵的植物类,如茶叶。南朝时期《南齐书·武帝本纪》中记载了齐武帝萧赜下遗诏,待其死后,“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惟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直至宋代,宫廷贡茶也仍然承担着祭祀的功能。蔡宽夫在其《诗话》中云:“然惟湖州紫笋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茶叶作为宫廷祭祀用品,既承载了统治阶级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保持了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涤烦疗渴。普洱茶也不例外,醇厚浓酽,而且富含多种有益成分。饮茶也激发了帝王的作诗雅兴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历代皇帝中尤以乾隆皇帝为贡茶作诗最多,例如他撰写的《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再游龙井作》《冬夜烹茶诗》《观采茶作歌》《烹雪用前韵》等分别歌咏的是武夷茶、龙井茶和普洱茶等贡茶。前述引用的乾隆皇帝《烹雪用前韵》诗文反映了他对普洱茶的口感体验:普洱茶韵刚烈有劲,还没有品够滋味便已满口生津。同时还描述了普洱茶贡茶外形是雀舌形状。清代宫廷“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乾隆日常品饮龙井茶、普洱茶并作诗赞美也显示出贡茶在清宫廷宴饮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贡茶不仅能消暑提神,涤烦疗渴,还有药用和保健功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关于茶的药用提到“最能降火”,而且是心肺脾胃之火与茶相宜。这里“最能降火”的是绿茶类。

  《宫女往谈录》中有一段对慈禧太后饮普洱茶的描述:“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杯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手抄本《安宁县志稿》中有一首段曦作的《御赐阅覆进士卷,赐哈密瓜普茶恭记》诗文,诗名就透露出皇室经常将各地敬献的贡品方物作为礼物赏赐需要嘉奖的下属官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开放电子档案中检索“普洱茶”词条,总计有18条档案信息,均是光绪时期的事件。其中有9条分别是察哈尔都统、江西布政使、署理江北提督、护理江西巡抚、西安将军、热河都统等奏为恩赏普洱茶等物谢恩事。以上都统、布政使、巡抚、将军均为从二品以上军政要员,贡茶作为赏赐礼物也倍显身价。

  虽然普洱茶历史悠久,但在清代才获得了皇家的喜爱和推广,清政府经常将普洱茶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和使节。

  在英国外交使节斯当东撰写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记述了他们一行于1793年9月14日觐见乾隆帝所得到的“茶”:“茶则并非普通散开的茶叶,而是一种用胶水和茶叶混合而制成的球形茶叶。此种茶可以长远保持原来味道,在中国系最贵重之品。这种茶叶出产于云南省,不经常出口外销,但英国人喝起来不大合乎口味。”斯当东作为英国使团的副使,评价普洱茶在中国宫廷和社会中的地位时说:是“在中国系最贵重之品”。在乾隆帝和清政府眼中,普洱贡茶足以堪当国际交往重任的国礼。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共涉及浙江、福建、北京、江苏、江西、湖南、安徽、湖北、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15个省市区在内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39项传统制茶技艺和5项相关习俗。这39项传统制茶技艺中有多项都是曾经的贡茶,例如浙江省的西湖龙井绿茶制作技艺、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紫笋茶制作技艺,福建省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江苏省碧螺春制作技艺,湖南省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安徽省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绿茶制作技艺,河南省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云南省普洱茶制作技艺等。

  中国古代的宫廷贡茶现今已成为绚烂多姿的民间珍贵茶文化遗产。茶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当代中国人的重要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意识形态。茶文化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文化。研究和保护传承中华茶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产生茶文化共同知识的仪式、规范、措施等保护传承茶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在民族间茶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建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建设社会共同体文化,不仅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也充分发挥了遗产作为创造和维持特定社会文化价值观的一种社会过程的功用。